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财政吃紧后,体制内饭碗会撑不住吗?
体制内一直以稳定著称。
但有没有人想过这样一个事,体制内的稳定,本身就是一个伪命。
或者换句话讲,稳定的从来不是体制,而是财政。你过去看到的编制稳定,只是财政稳定的附属品。
01
来看这样一组数据。
2001年,全国财政收入1.6万亿,2022年,全国财政收入28万亿(一般公共预算收入+政府性基金)。
财政增长了17.5倍,平均年化增长14.6%。
2001年,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,2022年,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9283元。
居民收入增长了7.2倍,平均年化增长9.8%。
相信就算是从来都没学过数学的人,也能瞬间得到一个结论:从2001年开始,财政的增速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。而体制内医生、教师、公务员等一切人员收入对应着的,恰好就是财政收入。看到这儿,想必大家也都搞清楚了体制内稳定的真正含义了。不是体制稳定,而是财政稳定,税收稳定。
不是体制内福利待遇好,而是过去财政增速远高于城镇居民收入,税收的增速远高于人民群众的收入。你所看到的一切待遇背后,都是有代价的。你得搞清楚这里面的底层逻辑,才能明白体制内以后的变化趋势。
02
看不懂,没关系。
我可以给大家讲讲体制内财政紧张时候的样子。
我不会给大家讲什么经济学原理,只会给大家罗列一些事实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去代入。
大家可以去看看90年代的东北。
那个年代,东北出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件:工人大下岗。
可能大家现在回忆起这个事件,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国企改革,是经济改
革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,最后出现的工人大下岗。
但我要说的是,如果你这样想,就只是看到最浅层的逻辑。
原因很简单。
一切经济改革都不是自发形成的,它必然是有事件推动的,人类的本质就
是趋稳的,在没有重大因素介入的情况下,是不会有改革的。《大明王朝》里,你看到的表象是改稻为桑,严党和清流的决斗,但实际是什么?
是国库亏空,是没钱。
你带着这个逻辑去看看当时的东北就好了,1990年代初,我们一度是被西方国家封锁的,当时的国际贸易几乎中断,当时的东北,由于轻重工业底子,在那轮危机出现后经济走低尤为明显。但这些东西,你去问东北当时工厂的普通职工,他们是看不到的。因为东北职工,吃的是大锅饭,是厂子里的世袭罔替,是接班,他们跟外部的市场,是脱节的。但对当时的东北职工来说,无所谓,因为他们不在乎这些,他们会认为编制永远压倒一切,编制的稳定,永远是排到第一位的。
因为按照历史的惯性,就算外界环境再差,他们的工作也还是稳的。
但历史就是要在这开玩笑。
外面的经济一差,再加上合适的政治强人开始改革,东北立刻就走到了大
下岗。在那之前,你跟东北工厂职工说大下岗是没人信的。因为他们过往几十年的经验中没有不稳定这个概念,他们根本不会认为自己会下岗。
我们现在回头去看那个时代,大家会去想那个年代的国营民营转换时的套利,会想经济改革的问题,但我告诉你,这些是重点,也都不是重点。因为90年代太长了,就像现在一样,你看19年和23年,只是隔了4年,但你会发现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19年,反垄断,23年,鼓励起来了,20年房地产税讨论,23年再不提了。
10年在历史上表现很短,但对个人来说,足够长了。还是那句话,不是历史走到这里了,是经济规律走到了这里。
大家可以分析东北大下岗的各种不合理原因,但其实这些原因都逃不过一个问题。大下岗之前的东北模式,已经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了。他们已经代表不了最先进的生产力了。
这就是核心。
如果东北模式依旧像建国初期那样代表着全国最强的生产力,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大下岗的。说到底,一切问题的根源还是经济。
03
再说财政困难的问题。
这个困难,集中在1997年到2002年。
这一时期,表面上财政困难是由于分税制,实际上是税收体系的建设缓慢
分税制是什么情况?
大家可以这样理解,分税制改革前,各个省份税收拿大头,中央拿小头,所以各省都有钱,而分税制改革后,中央拿大头,各个省份拿小头,中央再把钱搞转移支付。对地方来说,税收一下子从大头到小头,自然钱就不够了。但核心,还在于税收体系建设缓慢,当时刚分税制改革完的地方,不知道要从哪里搞到钱,于是一下子就穷了。
有多穷?
那个时候,由于市场化改革,私有企业的崛起(单位食堂打不过外卖)加上外部经济环境的急剧恶化(当时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),市区县镇级国企大批量破产清算了。要知道,在过去市区县镇级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地方财政的直接来源。这些企业一困难,财政就跟着困难了。
有多惨?
别说乡镇,就是地市级的公务员工资都开不出来了。欠薪是常态,一年发三个月工资是很正常的,你现在看历史书上写的,当时由于市场经济活跃,还兴起一个鼓励下海的风潮。你信吗?实际是什么?是单位好长时间不发工资了,逼得这些人下海淘金去了。
哦对了,当时还有个名词,停薪留岗。
啥意思?
你去下海吧,我把你岗位编制留着,只是不给你发薪水。实际就是财政困难想省钱了。财政困难,也是会直接逼迫政府机构调整的。
当时职能局开始消失了,这些消失部门的员工,一部分去了法院及司法系统,一部分变国资委下级事业单位,还有一部分,就直接给一笔钱让走人了。
当时的公务员,真的没那么香。
现在大家看出租车司机的地位远不如公务员是吧,但在当年,毫不夸张的说,在财政困难的地区,一个出租车司机,能顶得上半个非实权局长。
原因无他,出租车司机,太赚了。
当时跑出租车,门槛是很高的,你得先有个车,算下来是标标准准的重资产运当,一个司机跑车,能轻轻松松养上两个家(自己家,情人家),而当时的公务员,工资都发不下来。你说能没有差距吗?
哦对了,当时还有几年全面停招应届生等操作。
不为别的,就是为了省钱。
04
当时老师也不好过。
大家现在都知道了一件事: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,老师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。但我要说的是,老师的苦日子早就有了,在上世纪90年代,也出现了一波
婴儿潮的减少,加上财政困难,建国后第一次出现学校兼并潮。你去问问自己的长辈,是不是他们小时候上学的学校早已经没有了?
农村区域,村小学,乡中学直接消失了。
城市区域也好不到哪里去,大量国企破产后,这些国企的子弟学校,企办技校大学大专都没有了。你这个时候会问老师去哪了?
失业了。
大量老师被调到基层街道工作,哦对,社区就是当时的产物,老师过去也就是只开个基本工资,就跟现在的实习生岗位一样,反正有个基本工资保证你饿不死,至于你其他的要求,不好意思,满足不了。
当时老师是有编制不假,但谁也没规定有编制就一定有工资是吧。反正财政困难,那就硬拖着吧。
真的,大家不要看这两年财政好转了就觉得老师工资是稳的,去问问家里的老人,他们一定对这个时期有印象。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了啥情况?教培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了。老师脱下了长衫,开辅导班,补裸班,一切向钱看。
大学也更离谱。
现在一说起大学学费,大家都说便宜实惠,但当时大学学费绝对坑到了一批又一批家庭,当时财政紧张后,学校学费直接从百元涨到千元大关,然后学校也不搞计划招生了。
亲,自费上学,给我掏学费,我就要你哦。
大学扩招开始了,扩招不是学生,扩招的是学费,多出来的学费,全流到学校的口袋。
哦对了,你说为什么后来几十年学费没变。
因为财政可以卖地了,有钱了,大学不指着学费过日子了。
你看今年,财政一困难,是不是学费跟着就涨了?
05
再说说医生,这就更离谱了。
最早的时候,医生是财政养着,大家收入都差不多,开药啥子的也无所谓,反正不靠药赚钱,所以大家都佛系了。
但后来不行了,因为财政没钱了。
三甲医院投入资金锐减,只包事业编医护的基本工资,你说让医院怎么办?
没办法,只能开启以药养医模式,以及开始问病人收红包了。
不走以药养医,医院活不下去,不收红包,医生活不下去。
但我要说的是,这还算好的,最起码三甲医院还活下去了。
更多的小医院,活不下去了。
财政一撤退,市乡医院全消失了,民众没有免费医疗了,只能自己交医保
来看病了(还是为了补充财政)。
剩下的医生咋办?
没办法,凭本事吧。
有能力的,开个小诊所,再有资本的,开个莆田医院,也别冲着看病救人了,先养活自己吧。于是大家一窝蜂往性病,妇产科钻。没办法,就这俩玩意门槛低来钱快。大家现在看到遍地小诊所,源头就在这里。
哦,对了,大名鼎鼎的莆田系就是在这里出来的。
06
再说说后来,后来财政就好转了。但财政好转也不是天下掉馅饼的。
2001年11月,中国正式加入WTO,开启了外贸的黄金年代,经济开始变好了。
也是这个时候,地方也找到了土地财政这座金矿,大卖地时代,也开启了,财政有钱。于是你看到了什么?
2001年,全国财政收入1.6万亿,2022年,全国财政收入28万亿(一般公共预算收入+政府性基金)。
财政增长了17.5倍,平均年化增长14.6%
2001年,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,2022年,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9283元。
居民收入增长了7.2倍,平均年化增长9.8%,财政开启了连续二十年的高速增长。
于是连带着的,体制内待遇也开启了连续二十年的高速增长。
那大家再来想一个事好了。
如果财政不好了,或者财政增速放慢了,体制内的收入还能维持吗?
亦或者说,那些财政困难时期,会不会重来?
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。
最后再跟大家聊一下可能的解决路径吧。
那个年代,还活得过得去的,一个是早早下海的企业主,他们更早接触了市场,另一个,则是之前就在体制内走上领导层面的人。
套入到现在是什么样子?
你要不,去到体制内的核心位置,要不,在市场化的环境下卷到极致。
关于洋少
一位有心人而已。
平日诸事繁忙,也在为碎银几两操劳不止。
搭建这个平台,是为了让大家能听听不同的声音,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
巨大的建筑,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,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?我时常做些零碎事,就是为此!——《鲁迅》
更多未公开文章,付费小圈子有,加微信:fengyu-ii 咨询,注明来意。
公众号:洋少的自留地
平台搭建不易,维护需要人力与资金,随缘赞赏,以示鼓励!